雙碳目標下:石化企業轉型加氫石油樹脂生產的路徑選擇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石化企業轉型加氫石油樹脂生產有以下路徑選擇:
一、優化生產工藝
采用先進加氫技術:選擇高效的加氫催化劑和反應器,如漿態床加氫技術。像 JESO 渣油漿態床加氫技術,采用漿態床雙循環工藝和油溶性催化劑前驅體,能使渣油轉化率高達 90%-95%,顯著提升加氫裂化效率,且碳排放可減少 30% 以上。
改進工藝流程:對現有的加氫石油樹脂生產流程進行優化,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例如,通過優化原料預處理、反應條件控制和產品分離精制等環節,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降低能耗和物耗。
二、調整原料結構
增加低碳原料使用:優先選擇低碳含量的石油餾分作為原料,如輕質石腦油、乙烷等。乙烯原料輕質化有利于提高烯烴收率,從而降低單位產品碳排放。基于對全國十余套在運乙烯裝置的碳排放數據分析,百萬噸級石腦油蒸汽裂解裝置采用輕烴為原料比采用石腦油為原料的單位碳排放低 20% 以上。
利用可再生原料:探索使用生物基原料或廢舊塑料等可再生資源作為部分原料。發展生物燃料產能有利于實現能源多元化供應,雖然當前生物燃料生產成本較高,但隨著碳價走高,未來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此外,廢舊塑料回收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全生命周期角度來看,廢舊塑料回收利用路徑減碳效果明顯。
三、加強能源管理與利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節能措施,對生產設備和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如采用高效的換熱設備、優化加熱爐操作等,減少能源浪費。同時,加強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監測和管理體系,實時監控能源消耗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能源浪費問題。
發展綠電綠氫耦合:隨著綠電制綠氫技術的發展,石化企業可逐步采用綠氫替代傳統的灰氫、藍氫用于加氫石油樹脂生產。綠氫與綠電協同耦合替代化石能源、重構煉化業務能源供給體系,不僅可以減少氫氣生產環節的碳排放,還能利用綠電綠氫的能源屬性,對工藝流程進行適應綠電綠氫的改造,生產更少碳足跡的產品。
四、推動 CCUS 技術應用
碳捕集與封存:在石化企業的生產過程中,針對高碳濃度排放環節,部署碳捕集項目,將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進行封存或驅油等利用,例如,“齊魯石化 - 勝利油田百萬噸級 CCUS 項目” 二氧化碳輸送管道投運,打通了二氧化碳捕集、驅油與封存一體化流程,為推進 CCUS 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應用示范案例。
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密切關注地質、生物、化工新材料等領域二氧化碳利用技術的進展,推動二氧化碳在生產化工產品、合成燃料等方面的資源化利用。結合綠氫產能發展預期,石化產業利用二氧化碳和綠氫制甲醇可能是碳利用的關鍵路線之一。
五、加強技術研發與合作
自主研發創新:石化企業應加大在加氫石油樹脂生產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建立專業的研發團隊,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致力于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產學研合作: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共同開展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工作。通過合作,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資源和創新能力,加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六、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淘汰落后產能:對石化企業內部的落后生產設備和工藝進行淘汰,減少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環節,為轉型加氫石油樹脂生產騰出空間和資源,提高企業整體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效益。
發展相關產業:圍繞加氫石油樹脂生產,延伸產業鏈,發展上下游相關產業,如開發以加氫石油樹脂為原料的高端膠粘劑、涂料、油墨等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本文來源:河南向榮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cheng114.com/